2016年科技工作总结
【字体:大 中 小】发布时间: 2017-05-05 来源: 作者:尤红兵 责任编辑:尤红兵
2016年科技工作总结
钟祥市科技局
2016年,在省厅和荆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钟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加强履职尽责接受督促检查工作作为推动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钟祥市第四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被确定为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并被表彰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先进集体,获评省防震减灾先进单位,参加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知识产权工作会并都做了典型发言。省委改革简报[2016]第3期以《四个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题推广钟祥经验作法。
一、坚持“八大创新”, 全力推进2016年科技工作
1、抓履职尽责推进创新,促进各项工作争先创优 。2016年,科技局被确定为省市县三级联动加强履职尽责接受督促检查单位之一。我们社会监督、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服务职能的难得机会,精心准备、用心宣传、真心纳谏、细心监督、扎实整改,扎实开展履职尽责工作,取得实效。共收到意见和建议32条,征集技术难题18 个,帮助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问题25个;在全市服务对象评科长活动中,我局工业科被评为全市第二名;在全市履职尽责工作综合考评中,我局被评为优秀。 2、抓高企培育全力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2016年,我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9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9件,我市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到80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351亿元,增加值达到7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6.5%。
3、抓资金投入激励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2016年在争取重大科技项目上有所突破,新宇机电、金汉江公司分别获得了科技重大专项支持;郢迅科技获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亿源公司、春林药械、黄仙洞葛业3家公司申报了科技惠民项目。另一方面,市财政科学技术资金逐年增加,到2016年,市科技支出达到2亿元,占比超过3.8%。
4、抓平台搭建促进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着力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6年,我们积极向省厅汇报,争取支持,申报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其中,进鑫公司生态农产品电销模式孵化基地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青年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获批省级众创空间。
5、抓市校合作合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稳步推进。按照“一名市委常委,带领一个工作专班,包联一个产业,联系一批高校,搭建一个创新平台,引进转化一批科技成果”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制定了《钟祥市市校合作实施方案》,并结合省农科院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方案,组织7家农业企业到省农科院开展对接活动,并就钟祥市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经过努力,全市共从省内外高校院所引进20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转化,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2亿元。
6、抓试点示范推动创新,知识产权工作强力推进。按照《钟祥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方案》要求,市财政安排资金用于专利资助和科技成果鉴定补助,有效地推动了我市发明创造的积极性。2016年,全市登记科技成果1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荆门市科技进步奖4项;共申请专利651件,其中发明专利243件;授权专利321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0.70件。同时,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工程,博士隆公司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鄂中生态、金源食品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我市被批准为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
7、抓政策落实引导创新,彰显了科技部门的新形象。召开全市科技暨创新创业奖励大会,表彰了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2个,科技进步奖35项,科技工作先进单位16个、先进个人26人,企校合作优秀“外脑”奖5名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或校企共建研发中心4家、国家、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6家、发明专利40件,奖励资金总额高达300万元。
8、抓宣传培训鼓动创新,为企业科技创新搞好服务。一是邀请荆门市统计局专家为钟祥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科技统计培训;二是邀请荆门科技、统计、国税、地税相关人员对科技型企业进行高企申报培训;三是召开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进会,对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进行工作培训,对农村支部书记、建筑工匠进行抗震农居建设技术培训;四是联合科协、卫计、农业等部门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摆放展牌50多块,开展咨询500余人次,参加培训150多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200余册。
二、坚持“六个抓手”,扎实推进2017年科技工作
2017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强化科技管理和服务能力,打造过硬的思想素质,过硬的工作作风,过硬的社会形象,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1、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抓好科技项目的申报、管理工作。一是加强与省科技厅的沟通联系,掌握已申报项目的评审情况,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二是加大跑省进京力度,力争在争取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上再结硕果,全年争取项目立项8个,争取资金500万元。三是争取市财政科技研发经费逐年增加,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2、以高企培育为抓手,全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出台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二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高新技术企业、专项技术发明和企业品牌奖励资金,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三是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全年新增高企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8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7%。
3、以专利质押融资为抓手,全力抓好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一是围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加大“专利扫零”工作力度,力争超额完成荆门市下达的专利工作任务;二是围绕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制定出台相关措施,实质性地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工作;三是加大专利补贴落实力度,提升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重点抓好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工作;四是加大专利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4、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全力抓好政产学研合作。一是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大力合作,企校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2家;二是积极引进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力争新增成果转化15项以上,并积极向省厅申报优秀成果转化项目,争取政策支持。
5、以培训宣传为抓手,全力抓好科技服务工作。一是结合科技活动周、防震减灾日、科普宣传日活动,认真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开展《科技进步法》、《知识产权法》、《防震减灾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联合农业、农机、畜牧等部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6、以履职尽责为抓手,全力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落实履职尽责责任清单;二是按要求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明确目标和时限要求,确定整改责任人,制定操作性强的整改方案,展开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