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整合资源促审计效能明显提升
【字体:大 中 小】发布时间: 2017-08-04 来源: 作者:审计局
去年来,针对审计工作任务重和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钟祥市审计局积极优化资源配置,试行大科室制改革,配套相关措施,创新审计方法,提升审计工作效能,取得较好成效。先后完成各类审计项目近百个,查出违规资金9488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14732万元,促进增收节支5281万元,政府投资项目审减资金3572.36万元,向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16起,其中,立案处理4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人,较好地履行了审计监督职责。
一、注重顶层设计。一是在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上,该局积极向上沟通汇报,争取机构和编制的支持。二是注重新进考调人员专业配置。三是注重审计新方法和外聘审计力量的运用。2016年初在全市人员编制超编的情况下,该市政府为该局新增事业编制2人,并新设信息化室。该局采取考调相结合的方式新进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全局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50岁下降为42岁,一般干部平均年龄已下降为41岁。配齐信息化工作专班,开展大规模运用计算机审计分析。同时,开展投资审计外聘审计力量的试点。这些顶层设计思路的逐步落实,为钟祥审计事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整合内部资源。在充实人员的基础之上,对审计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行“大兵团”作战。把原先6个业务科室合并成3个分局,每个业务分局内含2个科室,明确与省厅、荆门市局的对应关系,分配5名审计人员,确保分局人员构成中有审计业务骨干、计算机专业人员、年轻审计人员、写作能手,力求各分局审计力量均衡、有效搭配。分局内再分成2个审计组,或临时配组进行审计,确保项目不断档,缺人有人顶。同时,该局还要求分管领导直接参与审计组工作,靠前指挥,及时研究和解决问题;对重点项目挂牌督办,亲自担任审计组长,增强审计一线的力量,激励审计人员争先创优,提高质量和效率。
三、搭好发展平台。一是搭好才华施展平台。出台《关于强化审计组长资格管理工作的意见》,实行审计组长任职资格制度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凡符合条件的审计业务人员,通过自愿申请、科室推荐、民主评选和领导审定后,可担任审计组长。审计组长在局领导和科室负责人领导下独立开展审计工作,行使组长权力,承担相应责任。2016年来该局6名年轻干部独立承担了14个项目的全部审计工作;二是搭好沟通提高平台。在全局开展了“传帮带”活动,安排1名分管领导和1名业务骨干带2名年轻审计干部,进行传帮带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提高审计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搭好充电培训平台。因审计业务工作繁忙、部分干部长期出差在外,该局常常抓住大型会议和学习教育的机会,见缝插针安排业务知识培训学习。近一年来,该局借助每月5日的主题党日活动和审计署、省厅视频会后时间,邀请荆门市审计局业务骨干、钟祥报社编辑、审计信息化能手,检察院办案人员共开展业务、写作、信息化等专题培训13场次;抽调6名年轻干部配合该市纪委对各单位的巡查和督查工作,学习借鉴纪检干部分析发现问题的工作方法;选派11人参加审计署、省厅组织计算机、投资审计、会计基础等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四、创新审计方法。在运用计算机审计和借用外部审计力量上进行创新,成立信息化室,由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分散在各分局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阶段性数据采集分析,查找疑点,将疑点发到各分局进行调查了解。今年该局在预算执行审计上采用这一方法,延伸审计了40个单位,使该市60%的单位得到了监督覆盖。同时,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招标建立了8家投资审计中介机构库,择优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参与投资项目审计,并对审计全过程进行跟踪督办,控制审计风险,有效地整合了内外审计资源,促进投资审计向纵深推进。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