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体育投注网|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农业局/政策规划

钟祥市农业产业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

【字体:  

发布时间: 2018-01-02      来源:钟祥市农业局     作者:产业化科     责任编辑:张友华

钟祥市农业产业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

 

一、“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

1、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钟祥属农业大市,稳农是基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十多项文件,不断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中粮、雨润、牧原、汇源、希望饲料等国内较为有影响的大公司落户钟祥,形成了本土企业与外来企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截止2014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达到538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346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145家。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7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农产品出口创汇分别达到400亿元、1.2亿美元。

2、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集群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园区建设一直被市委、市政府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资金、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园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目前已建23平方公里,形成了油料、畜禽、果蔬、粮食、纺织、生物化工等六大农产品加工集群,拥有年加工粮食100万吨、油料40万吨、生猪屠宰350万头、纺纱60万锭、禽蛋2万吨、水产品加工6 万吨、果加工80万吨等农产品生产能力。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2家。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11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十亿元以上企业3个,30亿元以上企业3个。2014年,农产品加工园区实现产值33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20亿元。

3、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针对我市农产品品质、品牌效应较弱的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品牌强市战略”,出台了《钟祥市推进品牌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对成功申报品牌认证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10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创建品牌。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2个产品通过IS0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7个通过HACCP体系认证,1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广源食品公司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荆楚花”、“新美香”、“金汉江”、“金广源”等15个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金汉江”牌精制棉等9个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广源食品、寿乡食用菌、金源食品等3个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到168个,其中有机食品5个、绿色食品9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62个。

4、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基地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适度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与农户“攀亲结缘”,建设安全、优质、高效、专用农产品生产原料基地。目前,全市流转耕地面积58.51万亩,已建成65万亩优质稻、70万亩油料、50万亩小麦、20万亩水果、20万亩蔬菜、20万亩棉花、1000万桐(袋)食用菌等七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成生猪、肉牛养殖基地50多个,家禽养殖基地25个,水产品养殖基地30万亩,丰产林 85万亩,核桃基地 2.5万亩,油茶 1.5万亩等。

5、农企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过多年的探索,全市初步形成了“ 公司+基地+中介+农户”、“粮食银行”合作式、股份式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提高了经营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市“公司+基地+中介+农户”模式的企业90家,“粮食银行”模式的企业30多家合作式、股份式等模式的企业76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订单生产和利益二次分配试点,通过吸收劳动力和带动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全市实现订单生产面积300多万亩,动农民增收6.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

6、“一村一品”发展迅速,休闲农业亮点纷呈我市有石牌镇、张集镇、客店镇等3个乡镇成为豆制品加工、食用菌生产专业乡镇,张集镇宗湾村等25个村为农产品生产专业村。专业乡镇主导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30.5亿元,专业村主导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1.6亿元。旧口镇农兴村成为我市第一个获得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七里湖白萝卜),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休闲农业达到80家,带动农户2.1万户,年接待人数100多万人次。彭墩村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中华葛文化风情园、湖北紫园生态展示园、寨子沟生态农业景观休闲山庄等3个单位被评为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汇源生态产业园、湖北紫园生态展示园投资共5亿元(规划投资33.7亿元)在我市盘石岭、大口林场建设湖北野生植物园、生态农业展示区,共同打造4A级景区,将成为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又一亮点。

二、“十三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面临困难

(一)有利条件

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一方面,中央重农信号强烈,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了11个加强“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形成了一整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体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夯实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吹响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冲锋号,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农谷”、“大柴湖振兴发展”以及“汉江生态经济带”等省级战略的实施,为我们调结构转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机遇。

2、国内消费需求扩大。预计“十三五”末,全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及食品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农产品及食品消费将逐步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这有利于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扩大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也将倒逼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创新力度,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3、自身资源优势独特。我市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也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具有浓厚的“帝王文化”、“长寿文化”,这有利于我市拓展农业功能,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养生食品加工业。同时,我市位于湖北省的几何中心,物流网络通达快捷,城乡路网通畅便利,有利于我市抢抓“互联网+”机遇,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面临困境

1、企业规模偏小。部分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较低,管理水平不高,品牌效应不强,

2、科技含量偏低品质好、高附加值的“高、精、尖、新”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还不够,产品市场占有率还不高。

3、人才培育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本土的企业管理者存在“小富即安”思想,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不足,需要开阔眼界。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还存在体系不健全、标准不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难度大等问题。。

5、扶持政策需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还不能很好的解决。

三、“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将向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将形成油料、畜禽、果蔬、粮食、纺织、生物化工等六大农产品加工集群,畜禽养殖、果蔬种植将形成规模化发展。

(一)发展目标

2016--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达到28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0家,龙头企业达到100家(其中,国家级2个以上,省级35个以上),上市企业2个以上,驰名商标2个以上。培育广源食品集团、中粮祥瑞粮油工业公司、雨润钟祥盘龙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等3个过百亿元的企业。

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以上,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650亿元,销售收入600亿元,农产品出口达到2.5亿美元。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完成产值55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其中,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45家,龙头企业达到80家(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6个),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50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450亿元,销售收入420亿元,农产品出口达到1.5亿美元。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完成产值4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80亿元。广源食品集团达到50亿元、中粮祥瑞粮油工业公司、雨润钟祥盘龙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等2个过30亿元。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培育农产品加工集群(集团)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达到28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0家,龙头企业达到100家(其中,国家级2个以上,省级35个以上),上市企业2个以上,驰名商标2个以上。

1)粮食加工。2020年,将我市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进行整合重组成为粮食加工集团(含饲料加工):一是形成以广源、金源为核心的精深加工企业集团(150亿元);二是形成以宏发、钟穗、威丰等企业为核心的大米加工集团(100亿元)。经过整合,力争使我市粮食加工企业整合集中度达到95%以上,粮食加工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

2)油料加工。2020年,以中粮祥瑞为核心,将全市油料加工企业整合重组,力争油料加工集团产值达到100亿元。

3)畜禽加工。2020年,以钟祥盘龙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和牧源公司为核心,打造肉类加工集群。力争产值达到100亿元。

4)果蔬加工。2020年,以荆沙蔬菜、新美香、汇源等企业为核心,打造果蔬生产销售加工集群,力争产值达到50亿元。

5)棉花加工。2020年,以维新、进鑫红星等企业为核心,打造棉花加工集群,力争产值达到50亿元。

6)生物化工。2020年,以金汉江等企业为核心,建设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物化工集群,力争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2020年,全市农产品将形成六大农产品加工集群(集团),力争培育广源食品集团、中粮祥瑞粮油工业公司、雨润钟祥盘龙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等3个过百亿元企业。力争达到年加工粮食150万吨、油料50万吨、生猪屠宰400万头、纺纱80万锭、禽蛋5万吨、水产品加工10 万吨、水果蔬菜加工200万吨等农产品加工能力。畜牧养殖达到500万头,家禽养殖达到4000万只,水产品产量达到30万吨。

2、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2020年,我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将达到国家高标准示范园区标准,园区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年加工粮食130万吨、油料50万吨、生猪屠宰350万头、纺纱80万锭、禽蛋5万吨、水产品加工10 万吨、水果蔬菜加工200万吨等农产品加工能力。

3、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休闲农业达到10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达到3-5家),带动农户3万户,年接待人数达到200万人次。重点培育彭墩村、湖北紫园生态展示园、汇源生态产业园建设,加大中华葛文化风情园、寨子沟生态农业景观休闲山庄等企业的建设力度。

4、加快“一村一品”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我市一村一品建设的扶持力度,对我市发展既有传统特色、又有市场竞争力、产品发展前景好的村、要进行重点扶持,使其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全市有1个乡镇进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有2个村进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到2020年,全市拥有一村一品乡镇达到4个,一村一品的村达到30个。

5、加快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以我市丰富农副产品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引进和培植产业产联度高、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体,吸引外商到我市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扶持、开发富硒农产品加工业,力争每年引进农产品加工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个以上。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后劲。

6、挖掘潜力,培育特色品牌。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巩固知名老品牌,培植更多有影响力的新品牌,鼓励和扶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品位,争创名牌;积极培育一批在市场上有较大知名度、具有钟祥特色的名优品牌及驰名商标,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强化领导,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农业产业化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科学制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尽快制定出台关于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增加资金投入。通过贷款贴息、技改扶持、建立经营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五是积极支持企业公益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全领域服务,重点抓好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六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附:钟祥市农业产业化“十三、五”重大项目目录

 

 

                                    钟祥市农业局

                                     2015年8月

 

 

 

 

 

 

 

 

 

 

 

 

 

 

 

钟祥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名称

 

一、年产10万吨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名称:北冰洋冷链物流

三、10万吨秸杆综合利用碳、气、电及碳基生物肥联产项目

四、年产10000吨鱼虾下脚料精深加工项目

五、中国汇源农谷生态产业园

六、优势农作物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七、钟祥市砂梨产业化经营项目

八、钟祥市汉江滩涂地综合开发项目

九、钟祥市农资大市场建设项目

十、钟祥市智慧农业试点项目

十一、年出栏8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十二、10000吨/年食用菌、花生深加工项目

十三、湖北农垦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柴湖种业基地建设项目

十四、面向“互联网+”的绿色农产品生命周期综合管理平台

 

 


-- 新闻网站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