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56体育投注网|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物价局/最新动态

钟祥市2017年主要农副产品成本及收益情况综述

【字体:  

发布时间: 2018-01-05      来源:钟祥市物价局     作者:吴亚琼     责任编辑:快乐车

近期,钟祥市物价局对全市农调户2017年主要农作物及生猪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统计调查分析,主要情况如下:

一、主要农作物成本收益情况

(一)亩均产量情况。

调查的2017年农调户6个主要农作物生产中,油菜籽、花生较上年增产,油菜籽单产为176.6公斤,同比(同2016年比,下同)增6.7%;花生单产为268.1公斤,同比增1.3%;其它4个品种中籼稻、小麦、棉花(皮棉)、芝麻较上年略有减产,单产分别为551公斤、314.6公斤、54.2公斤、65.6公斤,同比减产4.5%、4.8%、9.7%、4.3%。油菜籽、花生增产主要原因,是其种植生长期间气候比较适宜,而中籼稻、小麦、棉花(皮棉)、芝麻减产主要原因受不良气候影响,特别是九月中旬开始,我市遭遇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连绵阴雨天气,对秋季作物生长影响很大。

(二)亩均生产总成本情况。

调查的6个主要农作物亩均生产总成本(包括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三项,下同)较2016年都有所增加。调查的中籼稻、小麦、油菜籽、芝麻、花生、棉花,亩平生产总成本分别为1290.68元、759.18元、1045.71元、839.32元、1616.28元、2902.84元,同比分别上升13.1%、6.9%、16.4%、15.6%、16.5%、16.1%。

导致总成本上升的因素,主要是由于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双双上升。以中籼稻为例,物质与服务费用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化肥和种子价格的上涨。三元素复合肥每吨2500元,同比上涨8.7%;尿素每吨1800元,同比上涨10.8%;碳铵每吨700元,同比上涨9.4%;稻谷种子荃优丝苗、嘉丰6号在每公斤80--100元之间,同比上涨10%左右。另外,受七八月持续干旱影响,亩平排灌费较去年有所增加;而秋收季节的连日阴雨,造成稻谷倒伏较多,还导致了收割费价格上涨。在人工成本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市今年劳动日工价由去年的90元上调为110元,增22.22%,导致人工成本增18.01%。

(三)出售价格情况

2017年除小麦、油菜籽出售价格较上年上涨外,其它4个品种出售价格是下跌的。调查户小麦、油菜籽每50公斤出售均价分别为106.67元、247.79元,同比上涨6.8%、24.2%;中籼稻、芝麻、花生、棉花每50公斤出售均价分别为132.06元、468.01元、237.79元、621.27元,同比分别下跌2.1%、8%、6%、13.1%。出售价格下跌,主要原因是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整体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而且国内主要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所致。

(四)收益情况。

1、主产品产值

受益于价格上涨,6个主要农作物中,小麦、油菜籽产值较上年增加,分别为671.11元、875.13元,同比增1.7%、32.6%。而随着出售价格下跌,中籼稻、芝麻、花生、棉花产值也较上年下降,分别为1472.43元、614.12元、1275.21元、674.02元,同比降6.5%、11.9%、4.9%、21.6%。

2、现金收益。

在产量、价格、生产成本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小麦、油菜籽现金收益(产值扣减物质与服务费用等现金投入后余额,下同)较上年增加,分别为273.55元、371.46元,同比增0.2%、81.3%。而中籼稻、芝麻、花生、棉花较上年下降,分别为695.73元、450.73元、926.44元、508.97元,同比降22.9%、16.9%、5.3%、34.1%。

二、生猪成本收益情况

(1)散养生猪:调查户头平出栏毛重128.8公斤,同比增0.2%;每50公斤出售均价729.92元,同比降19%;头平生产总成本2266.41元,同比基本持平;头平主副产品产值1894.74元,同比降18.7%;头平现金收益(产值扣减现金投入后余额,下同)为272.29元,同比降55.6%。

(2)小规模生猪: 调查户头平出栏毛重114.33公斤,同比降0.5%;每50公斤出售均价742.5元,同比降19.9%;头平总生产成本1794.21元,同比降4.7%;头平主副产品产值1710.38元,同比降20.2%;头平现金收益(产值扣减现金投入后余额,下同)为259.70元,同比降52.1%。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待进一步完善。调查中发现,虽然国家近年来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大幅增加,大大改善了老化的水利设施,但在部分地方主要是干渠和支渠的改善,而在到户的末渠改造上还存在“瓶颈”,最终需要水的时候灌溉用水不能完全到农户田中,洪水来的时候又不能及时排出去。

(二)收购价格走势疲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国际国内农业生产形势变化,出现了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整体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形势,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也在逐步下调。从对各农产品收购旺季的价格运行情况看,大部分价格已低于去年,农民一味想靠价格上涨来增加收入已不现实,但又无法左右市场价格的涨跌,无疑处于弱势地位。

(三)粮食收购预案执行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小麦收购预案公布施行时间滞后。小麦不易贮存,农民急于出售,而在收购预案执行后,价格却出现了回升,让提前售粮的农户带来了“隐形”损失。二是站点布局不合理。在中籼稻收购旺季,我市设有的最低价收购库点不到10个,多数农民只能就近以低于最低收购价的价格将稻谷卖给个体粮贩,难以享受到最低价政策带来的实惠。

(四)降本增效任重道远。近年来,农户的物质费用、人工成本总体一直呈攀升态势。虽然单产的提高能有效降低成本,但从近年单产水平看,却滞步不前,而收购价格也是稳中有降,如何在规模种植、选种育种、科学管理上进一步改进,着力降本增效,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信息平台。形成多部门联动,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国际国内主要农副产品的购销状况、价格情况以及库存水平,适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引导农民在合理价位出售农副产品,确保既得利益不受侵害。

(二)、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降低生产成本。国家要继续加大对农田基本水利设施、村组公路设施、农业用电、通讯等重点建设方面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三)注重政策导向,强化价格政策执行力度。相关职能部门、国有收储企业在国家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调整过程中,要着力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强化价格政策执行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多方扶持引导,促进农业新型经济体发展。给予新型农业经济体与普通土地承包者一样的农业补贴等优惠政策,促进新型农业经济体发展壮大;立足农民数量众多的实际,推进种养加结合、产加销一体,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出台鼓励规模化生产的政策,提高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新闻网站 --

-- 友情链接 --